咨询热线: 131-2870-8754

文章
  • 文章
  • 产品
搜索
首页 >> 餐饮技术 >>小吃技术 >>饮品技术 >> 芦荟茶饮制作步骤(芦荟茶饮制作配方和配料有哪些)
详细内容

芦荟茶饮制作步骤(芦荟茶饮制作配方和配料有哪些)

芦荟茶饮制作步骤(芦荟茶饮制作配方和配料有哪些),芦荟,又名油葱、象鼻草、罗帏花,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。芦荟是集食用、药用、美容、观赏于一身的BAO健植物,在西方✲✲,把它誉为“天然美容师”。

芦荟茶饮制作步骤(芦荟茶饮制作配方和配料有哪些)

芦荟花茶饮

原料:芦荟半根,干玫瑰花10朵,干洛神花5朵,冰糖40g。

做法:

1、主要原料集合。

2、砂锅中,放入2000ml左右的水,放入冲洗掉杂质洛神花以及玫瑰花。中火煮开。

3、待花的色泽全部煮开溶于水中(大约5分钟左右),加入冰糖,继续焖3分钟至冰糖完全融化。

4、 捞去花瓣,留花茶备用。

5、 芦荟去皮后切丁。

6、将芦荟丁倒入到花茶水中,继续煮上3分钟即可。

7、晾凉后,连花茶带芦荟丁一起倒入干净的容器中,入冰箱冷藏4小时左右。

8、喝的时候,可以搭配柠檬片,味道更好。

常见芦荟茶饮做法

1、 纯芦荟蜂蜜茶(ZUI基础款)

特点:保留芦荟原味,润肠通便,适合便秘人群。

材料:芦荟果肉50克、蜂蜜15毫升(或冰糖10克)、温水500ml。

步骤:

1、芦荟果肉切小块,焯水10秒后过冷水(去苦味),沥干备用。

2、将芦荟果肉放入杯中,倒入温水(60℃以下,避免高温破坏芦荟活性成分)。

3、加入蜂蜜(或冰糖),搅拌至溶解即可饮用(冷藏后口感更清爽)。

升级版:可加1片柠檬(增加维C,酸甜解腻)。

2、 芦荟柠檬茶(清新解暑)

特点:酸甜开胃,美白抗氧化,适合夏季消暑。

材料:芦荟果肉30克、柠檬半个(切片)、蜂蜜10毫升、薄荷叶2片(可选)、冰块适量。

步骤:

1、芦荟果肉焯水后切块,柠檬用盐搓洗表皮后切片(去籽,避免苦味)。

2、杯中放入芦荟果肉、柠檬片、薄荷叶,加冰块至七分满。

3、倒入常温或冷藏的矿泉水/苏打水500ml,淋上蜂蜜,搅拌后饮用。

Tips:喜欢气泡感可换苏打水,口感更清爽。

3、 芦荟草莓奶昔(美容养颜)

特点:香甜顺滑,补充维生素,适合女性日常保养。

材料:芦荟果肉20克、草莓3-5颗(新鲜或冻草莓)、牛奶200ml、蜂蜜5毫升。

步骤:

1、芦荟果肉焯水切块,草莓去蒂洗净(冻草莓无需解冻,增加冰沙口感)。

2、所有材料(芦荟、草莓、牛奶、蜂蜜)放入搅拌机,搅打15-20秒至细腻。

3、倒入杯中,可加草莓片装饰,直接饮用。

升级版:加1勺燕麦片或酸奶,增加饱腹感(适合作为早餐代餐)。

4、 芦荟玫瑰花茶(疏肝解郁)

特点:花香与芦荟结合,调节情绪,适合女性经期后调理。

材料:芦荟果肉30克、干玫瑰花5-8朵、红枣2颗(去核切片)、枸杞10粒、热水500ml。

步骤:

1、芦荟果肉焯水后切块,玫瑰花、红枣、枸杞用清水冲洗。

2、将所有材料(除芦荟外)放入茶壶,冲入热水焖泡5分钟(激发花香)。

3、加入芦荟果肉,再焖3分钟即可饮用(可续杯1-2次)。

Tips:玫瑰花有活血作用,孕妇忌用。

5、 芦荟绿茶(清热降火)

特点:茶香与芦荟胶质融合,适合熬夜上火人群。

材料:芦荟果肉20克、绿茶(如龙井/碧螺春)3克、冰糖5克、热水500ml。

步骤:

1、绿茶用80℃热水冲泡3分钟(避免高温破坏营养),滤出茶汤备用。

2、芦荟果肉焯水后切块,与绿茶汤、冰糖一起放入杯中,搅拌均匀。

3、冷藏1小时后饮用(冰镇口感更佳)。

升级版:用茉莉花茶替代绿茶,增加馥郁花香。

芦荟茶饮制作步骤(芦荟茶饮制作配方和配料有哪些)

芦荟茶饮制作步骤(芦荟茶饮制作配方和配料有哪些)

学厨网小吃培训现推出优惠活动:3980可以学4个2000元以内的项目,6800可以学5个4000元以内的项目,9800可以学8个5000元以内的项目,至ZUN会员15800可以学所有项目,所有套餐均可一人报名,2人同时学习。欢迎各位同学们咨询我们在线客服老师,了解详细课程及培训内容。

各位同学们想学习芦荟茶技术,欢迎咨询我们在线客服老师。学厨网芦荟茶技术培训班校区分布于深圳、东莞、广州、惠州、佛山、中山、江门、珠海、清远、泉州、厦门、晋江、南昌、赣州、长沙、衡阳、郴州、怀化、南宁、柳州、昆明、大理、贵阳、遵义、郑州、周口、商丘、重庆、武汉、徐州、南京、常州、无锡、苏州、南通、盐城、昆山、金华、义乌、杭州、萧山、嘉兴、绍兴、温州、宁波、台州、上海、西安、成都、合肥、青岛、潍坊、济南、石家庄、天津、太原、哈尔滨等。欢迎各位同学来学校现场参观考察了解。

最新评论
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

培训课程

关于我们

学习资料

联系我们

学习热线:

13128708754(电话/微信同号)

关注我们

浏览手机站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