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杂面制作步骤(牛杂面制作配方和配料有哪些)
牛杂面制作步骤(牛杂面制作配方和配料有哪些),牛杂面,作为襄阳人的钟爱之选,不仅以其麻辣鲜香的三重口感著称,更因面条的顺滑与咬劲、牛杂的脆糯弹韧而备受推崇。每喝上一碗,都仿佛有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,让人倍感舒适与惬意。牛杂面的魅力,源自其独特风味。面条热气腾腾,瓷碗外裹着金属碗,既隔热又防烫,确保红油不会过快冷却。品尝一口,牛杂鲜嫩多汁,红油麻辣浓郁,面条则绵软顺滑,散发着小麦的香甜。这种荤香与热辣的完美融合,让人回味无穷,仿佛置身于一场味蕾的盛宴。
牛杂面是广东、湖北、四川等地广受欢迎的特色面食,以牛杂(牛肚、牛肠、牛肺、牛筋等)为主料,搭配劲道面条,汤鲜味浓、口感丰富。不同地区的牛杂面风味各异,广东偏鲜甜、湖北重麻辣、四川偏香辣,下面以经典广式牛杂面(鲜香为主,兼顾麻辣可选)为例,详细介绍家庭制作方法,涵盖牛杂处理、汤底熬制、面条搭配全流程。
一、核心特色
牛杂软糯鲜香:牛肚脆韧、牛肠软糯、牛筋弹牙、牛肺绵软,不同部位口感互补,经过长时间炖煮后吸饱汤汁,味道浓郁。
汤底醇厚:用牛骨与牛杂共同熬制的高汤,加入八角、桂皮等香料提香,味道鲜香不腻,部分做法会加辣椒增辣(如川味/鄂味)。
面条筋道:碱水面(或中筋手擀面)久煮不烂,能挂住汤汁与牛杂的鲜香。
配菜丰富:常搭配酸萝卜、酸豆角、香菜、葱花等,解腻增香,提升整体口感层次。
二、基础配方(2人份)
主料
牛杂:400g(牛肚100g、牛肠100g、牛筋80g、牛肺80g、牛腩50g,可根据喜好调整比例)。
碱水面/中筋手擀面:200g(根据食量调整)。
辅料
汤底调料:牛骨500g(或牛尾骨,增加汤的醇厚感)、姜片10g、葱段1根、料酒15ml、八角2个、桂皮1小块(约5g)、香叶2片、草果1个(拍破去籽)、小茴香5g、干辣椒(可选,川味/鄂味加5-8个增辣)。
牛杂调味:生抽20ml、老抽10ml(上色)、盐5g(根据口味调整)、冰糖8g(提鲜)、白胡椒粉2g(去腥增香)。
其他:酸萝卜丁30g(可选)、酸豆角丁20g(可选)、香菜/葱花适量、辣椒油(可选,增辣)。
三、制作步骤
1、 牛杂预处理(去腥+清洗)
牛杂的异味较重,清洗是关键!不同部位处理方式略有差异:
牛肚:加面粉(或粗盐)反复搓洗2-3遍,再用白醋(1大勺)搓洗一遍,ZUI后用清水冲净(去黏液和异味)。
牛肠:翻面去掉内部油脂和淋巴,加面粉+盐搓洗,用清水冲净后,用料酒+姜片浸泡10分钟去腥。
牛筋:直接用清水冲洗表面杂质即可(若较硬可提前泡软)。
牛肺:灌水挤压多次(让肺泡充满水后挤出,重复3-4次),直到水变清,去除血水和腥味。
牛腩:切块后冷水浸泡1小时去血水,冲洗干净。
统一焯水:所有牛杂(除牛筋外)冷水下锅,加姜片10g、葱段1根、料酒15ml,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,继续煮3分钟,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(避免冷水激导致肉质收缩变硬)。牛筋单独冷水下锅,煮10分钟后捞出切块(牛筋较硬,需提前煮软)。
2、 熬制牛骨高汤(汤底灵魂)
锅中加足量清水(约1、5L),放入牛骨500g、姜片5g、葱段半根,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,加料酒10ml,转小火慢炖1小时(或用高压锅压20分钟),捞出牛骨(留作他用),保留高汤备用。
(没有牛骨可用猪骨+牛尾替代,或直接用清水+牛骨高汤调料包,但风味稍逊。)
3、 炖煮牛杂(软糯入味)
将焯好水的牛杂(牛肚、牛肠、牛筋、牛肺、牛腩)放入高汤中,加入八角2个、桂皮1小块、香叶2片、草果1个、小茴香5g、干辣椒(可选,喜欢辣味加5-8个)、生抽20ml、老抽10ml、盐5g、冰糖8g、白胡椒粉2g。
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40-60分钟(牛肚和牛筋需更久,约60分钟;牛肠和牛肺40分钟即可),直到所有牛杂软烂入味(用筷子能轻松插入牛筋和牛肚,牛肠无硬芯)。
炖好后捞出牛杂,汤汁过滤备用(去香料渣,保留清汤)。
4、 煮面条
另起锅加足量水(至少5L),大火烧开后加少许盐(1g),下碱水面/手擀面,按包装时间煮至“微硬有嚼劲”(通常3-4分钟,比包装时间短30秒),捞出过凉水(或冰水)10秒,沥干后拌少许熟油(防粘)。
5、 组装与调味
碗底调汤:碗中先盛2大勺过滤后的牛杂汤(约100ml),加少许生抽(3ml)和盐(1g)调味(根据口味调整)。
铺牛杂:将炖好的牛杂(牛肚、牛肠、牛筋等)切小块(方便入口),铺在碗中,加酸萝卜丁、酸豆角丁(可选,解腻增香)。
浇面:将煮好的面条放入碗中,淋剩余牛杂汤至没过面条1/2(约150ml),撒香菜/葱花,喜欢更辣可淋少许辣椒油(或加麻辣牛油火锅底料1小块提香)。
四、关键技巧与注意事项
牛杂处理:牛杂异味重,清洗时面粉/盐+白醋/料酒是关键,焯水后一定要用温水冲洗(避免冷水激导致肉质变硬)。
不同部位炖煮时间不同:牛筋和牛肚需更久(60分钟左右),牛肠和牛肺40分钟足够,牛腩30-40分钟。
汤底鲜味:牛骨高汤是基础,若时间紧张可用清水+牛骨高汤调料包替代,但风味稍逊;炖煮时加冰糖(提鲜)、白胡椒粉(去腥)能提升整体味道。喜欢麻辣口味(如川味/鄂味),可在炖煮时加干辣椒、花椒(10粒)或火锅底料1小块,汤底会更香辣过瘾。
面条选择:碱水面(或中筋手擀面)是经典搭配,久煮不烂且能挂住汤汁;若无碱水面,可用普通中筋面条+少许碱水(和面时加入)自制。
配菜升级:可加黄瓜丝(清爽解腻)、炸辣椒油(增香辣)、糖蒜(解腻提鲜),或搭配一碗绿豆汤(平衡麻辣/油腻感)。
五、地域风味差异(可选调整)
广东牛杂面:汤底偏清甜,少放辣椒,牛杂炖煮时间更长(更软糯),常搭配萝卜牛杂(先单独炖萝卜,再与牛杂混合)。
湖北牛杂面:重麻辣,炖煮时加大量干辣椒、花椒,汤底红亮,搭配热干面(碱水面)更经典。
四川牛杂面:用牛油火锅底料提香,加豆瓣酱、花椒粉,汤底香辣浓郁,牛杂更入味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做出地道的牛杂面——牛杂软糯鲜香、汤底醇厚不腻、面条筋道挂汁,搭配酸萝卜等配菜解腻,是一碗兼顾饱腹与美味的特色面食。家庭制作时可根据口味调整辣度与牛杂部位,重点掌握清洗去腥与炖煮火候!
学厨网小吃培训现推出优惠活动:3980可以学4个2000元以内的项目,6800可以学5个4000元以内的项目,9800可以学8个5000元以内的项目,至ZUN会员15800可以学所有项目,所有套餐均可一人报名,2人同时学习。欢迎各位同学们咨询我们在线客服老师,了解详细课程及培训内容。
各位同学们想学习牛杂面技术,欢迎咨询我们在线客服老师。学厨网牛杂面技术培训班校区分布于深圳、东莞、广州、惠州、佛山、中山、江门、珠海、清远、泉州、厦门、晋江、南昌、赣州、长沙、衡阳、郴州、怀化、南宁、柳州、昆明、大理、贵阳、遵义、郑州、周口、商丘、重庆、武汉、徐州、南京、常州、无锡、苏州、南通、盐城、昆山、金华、义乌、杭州、萧山、嘉兴、绍兴、温州、宁波、台州、上海、西安、成都、合肥、青岛、潍坊、济南、石家庄、天津、太原、哈尔滨等。欢迎各位同学来学校现场参观考察了解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